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经腋静脉穿刺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The axillary vein punctu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作者:黄立权 邱添 刘孜卓 毛诗昊 陈哲奇 江荣林
发布日期:2019-10-09

摘要:目的 比较多种干预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1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感染患者作为CLABSI组, 无感染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不同干预措施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结果 218例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了CLABSI。CLABS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感染状态、穿刺部位等因素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腋静脉穿刺能显著降低CLABSI的发生率(P=0.028),B超定位下的腋静脉穿刺每千日导管感染率明显降低0.93‰;腋静脉穿刺患者深静脉导管平均留置天数较其他组明显延长(47.32天VS19.90天),B超定位的腋静脉患者较B超定位的其它部位穿刺患者平均留置天数延长,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发生CLABSI的风险因素主要有解剖定位穿刺(P=0.031)和非腋静脉部位置管(P=0.068)。结论 选择腋静脉作为深静脉置管的位置和使用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可减少CLABSI的发生率,延长平均置管时间。

黄立权 邱添 刘孜卓 毛诗昊 陈哲奇 江荣林. 经腋静脉穿刺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10): 1305-1308.
DOI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74070)

关键词: 腋静脉 B超定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唐倩芸. 预测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6:45-48
  • 2) 王霆. 超声引导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危重症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急诊杂志,2021,22,9:627-630
  • 3) 宋蕾. 超声引导中长导管置入可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4:407-413
  • 4) 李梅.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人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2:1851-1855
  • 5) 王淑琴. DEFB1基因多态性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关联[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21:3244-3248
  • 6) 韩佳慧. 中心静脉导管不同留置部位对其相关感染的影响[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5:579-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