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小鼠肺爆震伤蛋白质组学研究
Study on the proteomic changes of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 caused by thorax blast
作者:解晓荟,佟昌慈,丛培芳,刘颖,柳云恩,金红旭
发布日期:2021-05-07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肺爆震伤小鼠肺蛋白质组学变化,探究肺爆震伤损伤机制。方法 60 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爆震后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及1 周组(每组10只)。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精准爆震装置建立小鼠肺爆震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和HE 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基于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肺组织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 肺爆震伤后,小鼠肺组织表面可观察到散在出血点,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24 h 出血最为严重。HE 染色可见爆震后12 h 和24 h 的肺泡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腔内弥漫性出血,大量炎细胞浸润,肺间质渗出液增多,肺泡壁增厚,肺泡腔萎陷融合。LCMS/MS 共鉴定到6 861个蛋白质,定量到60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12、24、48、72 h 及1 周分别有227个、140个、202个、258个和71个差异蛋白。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组织及胶原原纤维组织等130个生物进程子类,外泌体、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等66个细胞组分子类,以及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肌动蛋白结合及抗氧化活性等43个分子功能子类。KEGG 分析共得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24个子类。结论 小鼠肺爆震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蛋白组合亦不同,损伤机制复杂,特别是12~24 h 肺损伤最为严重,炎症反应显著。

解晓荟,佟昌慈,丛培芳,刘颖,柳云恩,金红旭. 小鼠肺爆震伤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5): 520-525.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5.002

基金项目:高寒地域部队卫勤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关键词: 肺爆震伤 急性肺损伤 蛋白质组学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