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前白蛋白与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sST2 and PAB correlates with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作者:刘鹏飞,徐彬,张羽,张慧晶,郑群
发布日期:2021-05-07

目的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检测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 年9 月至2019 年6 月衡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PHD 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入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及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符合心功能Ⅲ - Ⅳ级。排除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根据入院后检测PAB 水平分高PAB组(≥ 200 mg/L)和低PAB组(<200 mg/L)。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PASP)、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pressure,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检测P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高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PR)、N 末端B 型脑钠尿肽(N-terminal B 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sST2 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 相关检验。结果 高PAB组(n=40)与低PAB组(n=7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AB组与高PAB组比较,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SP、MPAP、NT-proBNP、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AB组较高PAB组sST2 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P、MPAP、NT-proBNP、sST2 均降低,高PAB组较低PA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BIL、hs-CPR 水平已超出正常范围。治疗后,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示PAB 与sST2 呈负相关(r=-0.778,P=0.001);CPHD 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sST2、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569,P=0.034 ;r=0.572,P=0.033)。ROC 曲线示,PAB 和sST2 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756,对CPHD 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情况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sST2 和PAB 联合检测可评估CPHD 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以及转归,指导临床。

刘鹏飞,徐彬,张羽,张慧晶,郑群.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前白蛋白与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5): 607-611.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5.017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91767)
伦理审批号: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2019-6-017)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前白蛋白 预后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刘史浩. 丹红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2:3943-3946
  • 2) 焦相赟. ECMO联合IAPB在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气状况、预后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21:3156-3159
  • 3) 李莉梅. 老年CPHD合并HF患者血清sST2和PTX-3及NT-proBNP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2023,23,11:1605-1608,1613,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