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通过一项大样本数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院前创伤患者致伤机制构成及伤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26例苏州市急救中心2019年全年创伤相关急救患者院前病例数据。根据致伤机制分为交通事故等五个亚组,分别统计其人口学及伤情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Poisson回归模型以交通事故为参考计算其他亚组休克、意识障碍及死亡的发生率比(incidence rate ratio, IRR)以定量评估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结果 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人数最多,占到样本量的了56.43%。各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以及休克、意识障碍、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暴力事件男性比例最高(73.53%),跌倒平均年龄最大(58.2±24.0岁),高处坠落的休克、意识障碍及死亡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10.22%、21.00%、5.49%。高处坠落的休克、意识障碍及死亡风险最高,对应的原始IRR值分别为3.19, 95%CI(2.73-3.72); 1.88, 95%CI(1.70-2.08); 5.56, 95%CI(4.44-6.96) ,在单因素模型基数上引入性别、年龄得到校正后的IRR分别为3.08, 95%CI(2.64-3.60) ; 1.69, 95%CI(1.52-1.87); 5.02, 95%CI(3.99-6.32)。结论 交通事故是院前创伤的主要机制,暴力事件多发于男性患者,跌倒多发于高龄患者,高处坠落伤情重、预后差。
陈恒峰,林岐,徐峰,陈都. 苏州市2019年院前创伤患者致伤机制及伤情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8): 1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