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共识专家组
发布日期:2021-11-25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共识专家组
通信作者: 马岳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华急诊医学杂志》,Email: yuefengma@163.com;吕传柱,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Email:1320323161@qq.com;陈玉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Email:chen919085@126.com;张国强,中日友好医院,Email: zhangchong2003@vip.sina.com

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是县域内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急救中心共同形成的一个“以时间轴为核心的急危重症救治”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平台,是县域整体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总体上来说是“一纵一横一能力”的体系建设[1]:“一纵”即纵向设计,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考核“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要求实现县域内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流程的规范化、同质化;“一横”即横向设计,“零通道”建设理念,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多系统资源协同管理;“一能力”即县域内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2]。 目前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正逐步推进,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先后牵头组织制定了《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规范专家共识》,为“强基层、补短板”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国家对县域基层急诊急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围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资源整合共享提出了十项任务,其中提升急危重病救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大中心建设这两项任务与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直接相关,而资源整合共享正是急诊急救大平台的核心理念。故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现制定《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共识专家组. 中国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规范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2): 1429-1433.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12.003


关键词: 急诊急救大平台 县域急救 120 县域医共体 急诊科建设 建设规范 专家共识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蔡文伟. 浙江省域一体化120云平台的构建与体会[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12:1718-1720
  • 2) 金平. 余姚市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化建设与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8:1144-1146
  • 3) 陈鹏. 5G信息平台医联体间急危重症救治模式初探[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3:427-430
  • 4) 沈伟锋. 探索“五环急救链” 推进急诊急救体系现代化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7:870-873
  • 5)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县城急诊急救学组.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2:1721-1724
  • 6) 陈鹏. 5G网络医联体联动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2023,39,2:160-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