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基于eICU多中心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Risk factors for death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the eICU multicenter database
作者:高霏,张晶,郑蕾,张云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监护室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v2.0(eICU-CRD v2.0)截止2018年5月发布的来自美国多家医院组成的重症患者临床数据。选择诊断为CS的患者,根据院内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收集入选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V(APACH-IV)、首次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种族、ICU类型、临床合并症、入院诊断、血流动力学参数、重要治疗、临床结局等。对两组年龄、性别、BMI,APACH-IV、SAPS-Ⅱ进行倾向性匹配,对匹配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 最终纳入33998例患者,其中院内存活组27596例,死亡6402例(占18,83%),倾向性匹配6301对;匹配后两组在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APACH-Ⅳ、SAPS-Ⅱ、部分合并症(除外起搏器植入术后)、入院诊断(心跳骤停、急性心梗、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道出血)及部分治疗措施[无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是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心脏辅助装置(VAD)植入是CS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性治疗措施(HR[95%CI]: 0.49[0.24-0.98], P=0.045);多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可较好的预测ICU病死率[AUC=0.80(95%CI: 0.784-0.816), P<0.01]及在院病死率[AUC=0.779(95%CI: 0.765-0.793), P<0.01]。结论 在ICU的CS患者中,年龄、BMI、APACH-Ⅳ、SAPS-Ⅱ、部分合并症(除外起搏器植入术后)、入院诊断(心跳骤停、急性心梗、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道出血)及部分治疗措施(无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CABG手术、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是CS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VAD植入可以改善CS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关因素的ROC曲线显示模式可以较好的预测临床结局。

高霏,张晶,郑蕾,张云. 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基于eICU多中心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2): 1470-1475.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12.011

基金项目:无锡市临床重点专科资助项目
临床数据库使用许可编号:eICU-CRD数据库(认证号:36026306)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王伟. 单侧肺水肿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8:1049-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