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期刊中心
关键字:
期刊中心
2005年 第14卷 第1期
(总第80期) 发布时间:2005-01-10
主题: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


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话发展
呼吸危重症
容积保证压力支持通气时不同水平恒定供气流量对呼吸衰竭患者肺力学的影响
陈宇清,周新,赵冰清
2005, 14(1): 16-20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
郑瑞强,刘玲,杨毅,郭凤梅,黄英姿,邱海波
2005, 14(1): 21-25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核转录因子κBP65在胸部爆炸伤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侯晓彬,易定华,李廷慧,段维勋,张金洲,胡沛臻,刘维永
2005, 14(1): 26-29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马壮,槐永军,张志远,陈萍
2005, 14(1): 30-32
不同脱机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林荣海,沈华浩,徐颖鹤
2005, 14(1): 33-34
基础研究
缬沙坦、螺内酯及其联用对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
周燕,王晋明,梁远红,王芳
2005, 14(1): 35-38
兔跨室壁钙电流的性别差异
刘念,卜军,阮燕菲,周强
2005, 14(1): 39-42
7-硝基吲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姜德华,金南革,李在琉,杜长军
2005, 14(1): 43-46
高血压左室肥厚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心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占成业,潘李莉,刘念,郑智,邓普珍
2005, 14(1): 47-50
药物对大鼠AMI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刘佳梅,沈潞华,杨新春,李宏伟,谢苗荣
2005, 14(1): 51-52
临床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后与转归危险因素的分析
陈欣,林江涛,苏楠,农英,肖峰,谢高强,陈博文,武阳丰,王月香,韩德民
2005, 14(1): 53-5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核因子-κB活性与预后的关系
杨光田,刘德红,李树生,刘纯钢,占成业,房明浩,祝伟
2005, 14(1): 57-60
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王成,娄探奇,唐骅,陈珠江,石成钢,尹培达,余学清
2005, 14(1): 61-63
常规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年总结
颜红兵,朱小玲,柯元南,高焱莎,曾玉杰,李宪伦,张坚,郭诗东,柴枝楠
2005, 14(1): 64-67
哮喘患儿血EOS、ECP、IgE水平和尘螨皮试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楼金吐,杜立中,周媛媛,褚东宁,陈志敏,王旭,叶华平
2005, 14(1): 68-7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中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李小民
2005, 14(1): 71-74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股青肿的急症外科处理
郭曙光,陈翠菊,周兴立,方伟,张鹏,尹存平,段丽红
2005, 14(1): 75-76
经验交流
68例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观察
赵平凡,杨书香,罗希芝
2005, 14(1): 77-77
美乐心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5例
孙祥荣,别书香,赵英丽
2005, 14(1): 78-79
急诊护理
重症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的配合体会
项海燕,张莺,洪明霞
2005, 14(1): 80-80
综述
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析评
陆月明
2005, 14(1): 81-83
病例报告
急诊行隆突切除及重建术二例
赵晓东,沈韦羽,田辉,金成华
2005, 14(1): 25-25
轮胎爆破致24处骨折的急救处理
崔兆伟,张吉新,柳荣军
2005, 14(1): 29-29
胸部钝挫伤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张泉三,金海燕
2005, 14(1): 38-38
急诊成功救治多发伤并气管不全离断患者一例
李志伟,董化峰,徐新民,王著军,郭亚琼,刘晓瑜,陈玲芬,王炜华,胡晓东
2005, 14(1): 42-42
急性铊中毒三例的诊治
李艳丽,贾西莲,王秀丽
2005, 14(1): 56-56
继续教育园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压力-容量曲线的的应用
李立斌,沈华浩
2005, 14(1): 84-86
英文原著
昆士兰急救部介绍
JIM Higgins,侯香玉
2005, 14(1): 6-11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高氧所致急性肺损伤实验中的表达
张向峰,高明哲,Hussein D.Foda
2005, 14(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