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尽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报道较多,但特异性研究IPA合并肺部感染很少。本研究对IPA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3.1-2021.10期间IPA住院患者的医疗电子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辅助检查、微生物数据以及预后指标等。比较分析IPA合并肺部感染和单纯性IPA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56例IPA患者,平均年龄(67.12±12.89)岁,男性 69.20%,其中IPA合并肺部感染和单纯性IPA各占 86例(55.13%)和 70例(44.87%)。共分离出162株微生物,其中细菌、真菌、病毒占比分别是82.72%、7.41%和9.88%,其中混合有一种、两种以及3种及以上病原体占比分别50.00%、26.74%以及23.26%。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OR 4.89,95%CI 2.23-10.70)和既往中性粒细胞缺乏(OR 6.41,95%CI 1.33-30.93)为IPA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性IPA相比,IP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更易发展成脓毒性休克(69.80% vs. 32.90%,P<0.05),总住院天数 、ICU住院天数以及机械通气天数均显著延长[分别为:16.00(8.00,36.5)vs.13.50(7.00,20.50),11.50(6.00,31.25)vs.8.50(1.75,11.00),12.00(6.75,25.25)vs.8.00(2.00,10.00),P<0.05],28天死亡率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55.80% vs. 35.70%,64.00% vs. 35.70%,P<0.05)也明显增高。结论:IPA合并肺部感染在IPA中占比超过半数,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和病毒。IPA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及中性粒细胞缺乏,其预后较单纯性IPA更差,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黄坚1, 2 李园园3 张呈呈1,4 曹斓馨1 张恺1 胡丽华5 张根生1,6.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4): 5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