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常见、具有较高病死率的危重症,其发患者群占总人口的1%、住院人数的8%~15%[1]。这些患者通常住院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出院后往往需要继续透析治疗。多国ICU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内AKI的总发病率达到57.3%,透析依赖性AKI的发病率亦达13.5%,此外,急性肾损伤2期和3期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2]。不仅如此,AKI发病率和透析依赖性AKI发病率均还在呈每年大于11%的速度急剧增加[3]。随着AKI预防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AKI相关的病死率近年来在总体住院患者和ICU患者中都有所下降。但在重症AKI患者中,病死率仍高达40%~60%,个中原因可能是由于肾外并发症和远隔脏器损伤的影响[4]。目前临床工作中,总是将AKI做为一个孤立的脏器疾病在处理,强调了肾外脏器对肾脏的影响,而忽略了AKI对远隔脏器的不良作用。事实上,在远隔脏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AKI的同时,AKI也会引起肾外脏器功能不全——即“交互作用”,指一个功能不全的脏器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大量动物和临床研究均提示,远隔脏器损伤是AKI后全身不良反应的直接结果。肾脏在全身细胞因子上调、破坏远隔脏器稳态中,起到了非常复杂但是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将以肾脏为中心,阐述AKI单方面对全身远隔脏器不容忽视的影响。
韩攀,黄曼. 急性肾损伤对远隔脏器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8): 985-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