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ICU气管插管拔管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nasal high flow oxygen therapy in ICU patients with post-extubation respiratory failure
作者:孙波 张天卿 胡雪忠 胡达冲 刘宇 姜明明 宋立青 孙勤
发布日期:2020-02-2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拔管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6.11.1-2018.4.30期间在一所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患者,符合常规脱机拔管程序基础上,选取拔管后24h内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HFNC组)与无创正压通气组(NIV组),干预时间均为24小时,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6、12、24小时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心率、舒适度评分,以及拔管后72小时再插管率、干预至再插管时间、拔管后ICU住院时间、ICU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患者60例,其中31例接受HFNC治疗,29例接受NIV治疗。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氧合指数均逐步改善,呼吸频率、心率逐渐下降,其中HFNC组患者在干预后12、24小时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NIV组(均P<0.05),而干预后各时间点的PaO2/FiO2、PaCO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NC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在干预后1、6、12、24小时均显著低于NIV组(均P<0.01)。HFNC组与NIV组的拔管后72小时再插管率(29.0%比34.5%),干预至再插管时间[(15.5±5.3)h 比 (17.4±7.2)h],ICU住院死亡率(9.7%比 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拔管后ICU住院时间比较:HFNC组(7.6±3.4)d 比 NIV组(10.1±5.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HFNC组3.2% 比 NIV组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拔管后呼吸衰竭患者,HFNC的临床疗效不亚于NIV,并且在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等方面HFNC有着明显优势。

孙波 张天卿 胡雪忠 胡达冲 刘宇 姜明明 宋立青 孙勤.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ICU气管插管拔管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2): 279-283.
DOI号:

基金项目: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16A10)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拔管后呼吸衰竭 再插管率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沈永霞. 高流量氧疗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预后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0:1309-1312
  • 2) 马德胜.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前预充氧的应用思考[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7:588-591
  • 3) 李莉. 不典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教学查房[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2:1733-1737
  • 4) 孙津津.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凝血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7:1356-1362
  • 5) 邹晖. 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血氧参数、肺功能及呼吸耐受性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8,5:603-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