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的抗凝策略
Anticoagulation strategy after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mechanical heart valve
作者:罗汝斌1 杨琦2 李立斌1
发布日期:2020-06-02

机械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膜)存在明显血栓栓塞和瓣膜功能障碍风险,缺乏恰当的抗凝治疗导致瓣膜血栓(20%)和脑血栓形成(4%)[1],因此所有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都推荐抗凝治疗[2]。通常推荐抗凝要求的国际标准化率2.0 ~ 3.0[3],抗凝时间及强度的临床决策依赖于瓣膜的血栓形成性、置换部位和相关危险因素[4]。一方面,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相关的出血事件[(1%~8%)/年]是机械瓣膜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脑内出血,文献报道抗凝时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3%~0.7%)/年,接近40%~60%的死亡风险[5-6];另一方面,自发性脑出血后立即抗凝逆转或中断抗凝治疗可能会导致瓣膜血栓形成(5%)[7],临床实践中抗凝启动时通常应用低分子肝素,而后逐步过渡到口服抗凝治疗,抗凝恢复后发生再出血或血肿扩大(0.5%),如何去平衡复发性脑出血和血栓栓塞的风险,对于重启抗凝的时间,强度均缺乏可行的、指导临床决策的随机对照研究[8-9]。目前还没有关于机械瓣膜患者脑出血后重启抗凝策略的确定性指南。
在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一组单中心口服华法林导致自发性脑出血的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的诊治情况,评估抗凝中断和恢复抗凝治疗的风险。

罗汝斌1 杨琦2 李立斌1.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的抗凝策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6): 866-868.
DOI号:


关键词: 抗凝 出血 机械心脏瓣膜 脑出血 血栓栓塞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金璐. 抗凝治疗患者嵌顿性腹股沟疝急诊手术术式选择及其应用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2:1641-1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