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单人心肺复苏的研究
The effects of Emergency Video Call System on remote guidanc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mplemented by non-medical volunteers
作者:阙婉舒,赵金川,黄健,马渝
发布日期:2021-09-28

目的:探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实施单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60名非医务人员志愿者, 随机分为视频组(n=40)和音频组(n=20)。视频组预装有视频急救系统手机应用软件(Application, APP)报警并接受远程视频指导实施CPR;音频组使用语音报警并接受远程语音指导CPR。比较两组实施CPR时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送气量以及第一次开始按压的时间等指标。视频组内再分5个亚组,比较5款不同型号智能手机心肺复苏效果的差异。每组共观察10个CPR循环。 结果:视频组按压位置准确率显著高于音频组(91.5%vs71.35%,P<0.05);按压深度在5~6cm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音频组(62.79% VS 44.73%,P<0.05);平均按压频率在100-120次/分的比例(70% VS 52%,P<0.05);通气量在500~600ml/次(18.25% VS 10.75%,P<0.05);通气量大于500ml次/分比例高于音频组(64.88% VS 43%,P<0.05)。第一次按压时间视频组长于音频组(131秒VS 106秒,P<0.05),第一次通气时间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48秒VS 144秒,P>0.05)。按压总停顿时间视频组少于音频组(122.4秒VS164.2秒,P<0.05)。视频组内的5款不同型号手机之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电话远程指导相比,应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实施单人CPR时,在按压位置准确率、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通气量、按压停顿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首次按压时间稍长于音频组;目前市面上畅销的智能手机均可应用。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提高非医务人员CPR质量及复苏成功率、鼓励第一目击者实施CPR等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阙婉舒,赵金川,黄健,马渝.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远程指导非医务人员单人心肺复苏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0): 1264-1268.
DOI号: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项目(cstc2018jscx-msyb1103)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 远程指导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倪争. 视频辅助调度员指导院外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2,16,9:842-846
  • 2) 李金香,张志群,李志松,等. 远程指导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J]. 空军航空医学,2022,39,6:356-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