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在减轻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
法 选取6~8 周龄、SPF 级健康雄性BALB/c 小鼠6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
型组(lipopolysaccharide group, LPS 组)和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LPS 组),每组20 只。采
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 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吡格列酮干预组为连
续吡格列酮60 mg/kg 灌胃3 d 后腹腔注射LPS,再连续吡格列酮灌胃2 d。分别于6 h、12 h、24
h、48 h 取各组小鼠眼眶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的水平。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素- 伊红染色评估脾脏病理
损伤;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2-3p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mRNA 的表达水平。多组间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 组在6 h、12 h、24 h、48 h 血清中的IL-6、IL-10、TNF-α 及HMGB1 均
明显升高(均P<0.01),应用吡格列酮干预组促炎因子IL-6 和TNF-α 在6 h、12 h、24 h、48 h
较LPS 组下降(均P<0.01),促炎因子HMGB1 在12 h、24 h、48 h 较LPS 组下降(均P<0.01),
抑炎因子IL-10 在12 h、24 h 及48 h 较LPS 组升高(均P<0.01)。LPS 组脾脏脾小结内细胞排列
疏松,脾小结结构散乱,可见大量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吡格列酮干预组细胞坏死及炎性细
胞浸润有所减少。与LPS 组相比,吡格列酮干预组在6 h、12 h、24 h 和48 h 脾脏中miR-142-3p
和PPARγ 均较LPS 组升高(均P<0.001),脾脏中miR-142-3p 和PPARγ 存在正相关(r=0.916,
P<0.001),而miR-142-3p 和HMGB1 存在负相关(r=-0.884,P<0.001)。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
过miR-142-3p 来靶向调节HMGB1 的表达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及脾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