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和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合并急性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明确HFNC治疗AECOPD的可行性,并探索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非劣效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ICU收治的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 7.25~7.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 PaCO2)>50 mmHg] AECOPD的患者,随机进入HFNC组和NIV组接受呼吸支持。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失败率,次要观察指标有治疗1 h、12 h及48 h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呼吸支持总时长、28 d病死率、舒适度评分、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HFNC治疗失败因素。结果 228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最终HFNC组108例纳入分析,NIV组110例纳入分析。HFNC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为29.6%,NIV组为25.5%,两组失败率风险差为4.18%(95%CI:−8.27%~16.48%,P=0.490),低于9%的非劣效值。HFNC组失败最常见原因是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窘迫加重,NIV组失败最常见原因是治疗不耐受和呼吸窘迫加重。HFNC组治疗不耐受显著低于NIV组(−29.02%, 95%CI:−49.52%~−7.49%;P=0.004)。治疗1 h两组pH均较基线上升,PaCO2较基线水平下降,而氧合指数较基线显著上升(P均<0.05)。治疗1 h、12 h及48 h两组PaCO2均逐渐下降,伴随着pH逐渐上升。HFNC组平均每日气道护理干预次数和鼻面部皮损发生率显著低于NIV组(P均<0.05),而HFNC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NIV组(P=0.021)。两组呼吸支持总时长、呼吸困难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15 分)、家庭NIV、脑血管意外病史、治疗1 h PaCO2(≥60 mmHg)和呼吸频率(≥32次/min)是HFNC失败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HFNC治疗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非劣效于与NIV,HFNC是NIV不耐受患者理想的呼吸支持选择,但临床应用需注意其治疗失败影响因素。
王云云,雷聪,王兵侠,耿平,谈定玉,孙家艳,徐军.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初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非劣效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7): 9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