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between neutrophil / lymphocyte ratio and risk stratification/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作者:李旭亮,刘艳,赵永旺,石茂静,高伟波,刘元生
发布日期:2023-07-10

目的 对182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分层进行分析,探讨中性粒细胞(N)与淋巴细胞(L)比值(NLR)和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82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血压、血气分析、血常规相关参数、心脏生物标记物、出凝血参数、影像学右心参数等。依据入院时危险分层及院内预后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临床特征、血常规相关参数、出凝血、血气分析参数等差异,并对存活组、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研究AP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2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103例,高危组23例,中高危组51例,中低危组46例,低危组62例;死亡27例,存活155例。高/中高危组呼吸频率比低危/中低危组明显增加,高危组较其他三组pH、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明显下降(均P<0.05)。高危组/中高危组与中低危组/低位组比较,WBC、N、NL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LT、PLT/MPV和PLT/PDW以及出凝血相关参数PT、FIB、APTT、D-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V、PDW仅在高危组与中低危组/低危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OR=1.179,95%CI:1.029~1.410,P=0.039)与pH(OR=1.156,95%CI:1.031~1.522,P=0.041)是APE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NLR对于APE死亡的预测价值,AUC为0.824,95%CI:0.829~0.913,截断值为8.38,敏感度为0.831,特异度为0.887。结论 NLR与APE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存在相关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旭亮,刘艳,赵永旺,石茂静,高伟波,刘元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相关性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7): 927-933.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7.013

伦理审批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2022]院科审第(z132)号)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郑伟. 血钙浓度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9:1245-1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