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调查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人群对毒沟褶菌认知及采食情况,为云南猝死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毒沟褶菌中毒防控措施的制定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18—2021年在云南省25个县的90个云南猝死发病自然村内,分别选取云南猝死家庭作为病例家庭和未发生云南猝死的家庭作为对照家庭,对照选取采用方便抽样法(对照组∶病例组=3∶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例家庭和对照家庭毒沟褶菌采食、食用后症状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共发放711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病例家庭175户,对照家庭536户。80.82%的病区自然村附近有毒沟褶菌分布;711户家庭中15.89%食用过毒沟褶菌,以炒吃(53.10%)为主,其次为煮吃(29.20%)、先煮后炒(15.93%)和蒸吃(1.77%);94.69%的家庭食用新鲜子实体;69.02%的家庭1年不超过3次;病例家庭的食用率高于对照家庭。113户有毒沟褶菌食用史的家庭中,35.40%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不适症状。分别以来源、烹饪方式、子实体状态和食用频次分组,比较各组食用后受罹家庭所占比例的差异,食用频次高(≥3次/年)的受罹家庭比例高于食用频次低(<3次/年)。在421例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中63例在死前明确有毒沟褶菌食用史,其中食用时间在该蘑菇中毒一个最长潜伏期(14 d)内有43例。结论 80.82%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有毒沟褶菌分布,16.67%的人群有采食史,以炒食或煮食新鲜子实体为主。14.96%的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死前食用过毒沟褶菌,进一步证实了该蘑菇中毒是云南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我省仍有必要继续加强禁食毒沟褶菌的健康宣教。
习严梅,唐雪,马琳,孙梦遥,杨永鹏,董毅,秦明芳,王跃兵.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毒沟褶菌采食行为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34(1): 90-95.